海南橡膠多措并舉吸引上千名周邊村民上崗割膠
海南橡膠多措并舉吸引上千名周邊村民上崗割膠
就地就近就業 生活收入稱心
7月14日中午,海南橡膠八一分公司英島派駐組四隊膠工符小栓從膠林里收完膠水,準備回家休息,下午再下地干活。“能在家門口就業真的很方便,不僅能掙到錢,還可以照顧家里。”從在家務農到上崗割膠,這樣的轉變從3年前就開始了。
符小栓是儋州市雅星鎮大溝村人,其一家5口的經濟來源全靠家里的3畝薄田,加上孩子上學的費用,無形中讓符小栓肩上的壓力倍增。“農閑時總想找點事情做,但又要兼顧孩子,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符小栓告訴記者,當時八一分公司正對外招聘膠工,老周讓他去試試,跟他說明了公司的許多優惠政策,他被說動了,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這一試,就是3年。符小栓口中的老周,是八一分公司英島派駐組組長周福勝。周福勝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返鄉留鄉農民增多,外出就業受阻,農民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分公司為支持農民就近就業,特向周邊農村提供割膠崗位,并因地制宜采取了提高收購保底價、即時結算、土地租金優惠等方式,多措并舉穩定膠工隊伍。
“通科村、南坊村、圖修村等好幾個自然村的村民都去八一割膠了。”大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符國旺告訴記者,有許多村既沒設備,也沒技術,正需要八一分公司這樣的龍頭企業帶動。八一分公司經常會派專業隊伍下鄉為農村的膠工提供割膠技術指導,也正因為有他們的幫助,大溝村的28戶貧困戶割膠后成功摘掉了“窮帽子”。
據統計,今年八一分公司共向周邊農村招錄233名新膠工,在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機會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該分公司膠工短缺的問題。為了讓膠工安心割膠,該分公司領導班子積極幫助膠工解決住房及用水、用電問題,還主動與八一轄區內的中小學對接,按照相關入學政策,妥善解決了膠工子女就近入學問題。
八一分公司龍山派駐組安排工人修葺外來膠工住房。高圓圓 攝
“過去在家干農活賺不了什么錢,分公司給我們許多福利,還有一些獎勵政策,我們都愿意來這里割膠。我上個月領到了5600元的收入,日子有奔頭了。”海南橡膠龍江分公司珠碧江十一隊膠工黃金芳來自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樂華村,今年開割前來到該分公司割膠。他告訴記者,分公司每月會對割膠技術等級達到一級的膠工進行額外獎勵,還會根據承包的樹齡、品系、崗位路途遠近等實際情況,給膠工科學核定干膠上繳比例,讓利膠工。此外,分公司還為他們額外購買了人身意外險。
龍江分公司生產部部長李漢良表示,膠工是橡膠生產的基礎。近年來由于膠價低迷,膠工短缺現象逐年增多,這也制約了橡膠產業的發展。為破解這一瓶頸,分公司積極采取措施,加強與周邊村委會對接溝通,走街入戶宣傳福利政策,從思想上動員村民支持橡膠事業發展。今年分公司共向周邊農村招錄295名新膠工。
黃金芳在割膠。張狄生 攝
一直以來,海南橡膠高度重視墾地融合工作,堅持把加強墾地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為畫好墾地“同心圓”,海南橡膠各基地分公司與屬地市縣、鄉鎮建立起了墾地融合發展機制,共商融合事宜,共謀發展藍圖。與此同時,海南橡膠也切實扛起國企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周邊農村村民提供割膠崗位,助力周邊村民就地就近就業。據統計,今年海南橡膠25家基地分公司累計招收農村膠工1084人,已有老膠工中農村膠工有2328人。
海南橡膠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南橡膠將繼續強化與屬地政府的合作,通過膠園“管養割”、林下經濟等方式與膠工崗位捆綁在一起,想方設法提供就業崗位,提高膠工收入,在推動標準化膠園建設的同時,也推動墾地融合發展更上一臺階。
供稿:海墾融媒體中心記者林倩 通訊員 吳思敏 高圓圓